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35卷  第01期

显示方式:
摘要: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合成气气氛下对中国寻甸褐煤、蒙古Shiveeovoo褐煤和Khoot油页岩进行了热解研究。升温速率10 ℃/min,褐煤热解温度400 ℃~800 ℃,油页岩热解温度300 ℃~600 ℃,研究结果与氢气和氮气气氛下的热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加压热解不同,褐煤在不同气氛下常压热解半焦和焦油收率差别不大,但对油页岩,合成气和氢气气氛下热解焦油收率高于氮气,气体收率低于氮气。黄铁矿硫在不同气氛下热解均极易脱除,并部分转化为有机硫。油页岩的总硫脱除率远低于褐煤,与油页岩的高灰分含量有关。与氮气甚至氢气相比,合成气下寻甸褐煤的高总硫脱除率和低有机硫含量与合成气中的CO有关。但CO在油页岩热解脱硫中不起作用,也与油页岩高灰分含量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合成气可代替氢气进行加氢热解。
摘要:
煤中矿物质和外加含铁化合物对氮氧化物主要前驱体之一HCN在热解过程中的释放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程序升温过程中Ar气氛下的神东、平朔和常村原煤以及相应的脱灰煤、浸渍法加铁煤和沉淀法加铁煤的热解实验,重点研究了HCN释放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煤中的矿物质和外加铁对HCN释放的作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变质程度越低的煤影响越明显;矿物质和含铁化合物的作用主要出现在升温时挥发分释放的过程,并且因添加方式不同以及煤种不同而对HCN的形成与释放具有不同的作用规律;沉淀法添加的铁在变质程度较低的煤中分散效果较好,对HCN生成量的减少作用明显。同时热解反应温度、煤样粒度和恒温阶段停留时间的长短对HCN释放也有影响。
摘要:
应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反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新疆准噶尔六道湾侏罗纪低熟煤中36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同时作岩石热解分析,有机碳测定,并对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除个别具有一定化学催化能力的元素外,多数常量元素及其所形成的矿物质,由于其对成煤有机物质的负增量作用,会明显降低煤的生烃潜力;微量元素对煤的生烃性能影响则较为复杂,既与其对煤的各种化学组成的有机亲和性之差异有关,亦与其在煤的大分子热裂解成烃中的某种化学催化作用有关。此外,由于某些微量元素所特有的古气候、古成煤沼泽类型的“指相”作用,亦能间接地指示煤的生烃潜力。其中Cu既是一个有着与煤的大分子物质较强亲和力的元素,又是一个可以显示古气候古成煤沼泽类型的“指相”元素,因而在指示煤的生烃潜力方面可能具有普适性。
摘要:
针对煤粉炉及层燃炉中煤灰固硫特性,以高温固硫物相硫铝酸钙为固硫产物,对掺混不同比例煤灰的三种煤和添加设定比例CaO和Al2O3后煤的高温固硫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XRD晶相分析和SEM表面形态分析发现,相对低比例煤灰而言,高比例煤灰更能提高煤的固硫率,渣样中硫铝酸钙含量明显增多。煤中添加CaO和Al2O3添加剂后,1300℃下的固硫率为24%,此时产物中有固硫物相硫铝酸钙生成。
摘要:
在空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污泥燃烧特性。探讨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泥中有机物的分布影响和燃烧特性影响。研究发现,污水厌氧工艺和污泥厌氧工艺均导致结构复杂、燃烧温度高的有机物生成。在氮气气氛下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比研究了同种污泥的热解和燃烧特性,污泥热解主要发生有机物裂解成小分子和小分子的挥发,氧气的存在加速了污泥的裂解。污泥热解温度200℃~500℃,主要气体H2O、CO2、CO以及甲烷等烃类,CO2在高温750℃还存在一个析出峰,由于无机碳酸盐的分解。
摘要:
研究了离子液体对稠油黏度、组成和平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稠油具有较好的改质降黏作用。稠油经离子液体处理后,其饱和烃、芳香烃、胶质质量分数增加,沥青质质量分数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稠油的黏度降低,平均分子量减小。研究结果还表明,过渡金属盐改性离子液体对稠油的改质具有催化作用。
摘要:
应用GCPFPD和GCMS技术对加拿大油砂合成原油(Synthetic Crude Oil,简称SCO)减压馏分油(350 ℃~500 ℃)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含硫化物主要是C3~7二苯并噻吩,而催化裂化反应后则以短侧链二苯并噻吩为主,还含少量烷基苯并噻吩和烷基噻吩,三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04%、13.42%和0.56%,均属于难以加氢脱除的含硫化合物。SCO减压馏分油和大港减压馏分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催化裂化反应,随着加拿大合成原油减压馏分油搀兑比增加,所得液相产物中烷基噻吩和烷基苯并噻吩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烷基二苯并噻吩相对质量分数增加,4-MDBT是丰度最高的含硫化合物,显示加氢油的特征。随掺兑比的提高,液相产物中总硫质量分数和柴油馏分中硫质量分数逐渐增高,而汽油馏分中硫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摘要:
采用不同的分散及硫化过程,研究了水溶性分散型Mo催化剂在低温(≤300℃)下的预硫化,并对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硫化态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与评价。结果表明,水溶性Mo催化剂(分散破乳)SⅠ方案采取300℃硫化,(共同破乳)SⅡ采用200℃硫化,硫化后催化剂取得较小的粒径分布;催化剂在100℃下硫化可以形成少量MoS2晶体,并且结晶程度低,300℃硫化时两种硫化方案均形成结晶较好的MoS2物种。水溶性Mo催化剂300℃硫化下随着硫化时间的延长,催化剂的抑焦活性增强,但硫化时间大于2h后催化剂抑焦活性趋于稳定,抑焦活性随硫化时间延长的变化趋于平缓。
摘要:
以噻吩的正庚烷溶液模拟轻质油品,研究了H2O2—HCOOH氧化条件下,相转移催化氧化噻吩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四丁基溴化铵用量0.10g,反应1.5h,反应温度45℃,脱硫率最高可达86.36%。动力学研究表明,以四丁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过氧化氢甲酸氧化噻吩脱硫为表观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 K30℃=0.6152h-1、K40℃=1.2672h-1、K50℃=0.8581h-1;相转移催化在H2O2—有机酸体系氧化噻吩脱硫反应中的作用为相转移催化剂阳离子Q+对氧化剂活性组分HCOOO-的转移作用。并建立了相转移催化氧化噻吩脱硫反应的循环模型。
摘要:
研究了超临界和近临界条件下费托合成过程中溶剂对反应行为的影响。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为Co/SiO2,所选择的溶剂有两类:纯溶剂(正戊烷和正己烷)和混和溶剂(由正己烷和少量的C5~10烃组成)。结果表明,正己烷分压对CO转化率影响很小,但是产物中1烯烃含量随正己烷分压增加而增加,超临界条件下1烯烃含量明显高于非临界条件下。溶剂的种类对CO转化率、CH4和CO2选择性以及产物炭分布影响不大。这一结果表明为了减少溶剂用量,对含有适量轻组分(C5~10)的正己烷溶剂进行循环使用是可行的。结果同时表明与正己烷相比,混和溶剂(25%正己烷和75%正葵烷)具有较高的1烯烃选择性。
摘要:
为了强化传质和反应操作,同时实现反应产物与浆液的分离,使用CuCr/CH3ONa催化体系,在鼓泡浆液反应器(BCSR)、闪蒸塔(FC)和浆液循环泵组成的反应系统(BCSRFC)中考察了低温甲醇合成的反应性能。初始浆液由铜铬催化剂、甲醇钠溶液、乳化剂OP10和液相介质二甲苯组成。在BCSR:4.2MPa~4.6MPa,110℃~120℃(反应段)100℃~110℃(扩大段),入口气速0.35cm/s~0.40cm/s;FC:0.25MPa~0.40MPa,80℃~90℃,浆液循环量50L/h下, 100h实验期间,合成气转化率、CO转化率和H2转化率分别从最高的71.0%、79.1%和67.5%降到17.8%、35.0%和12.1%。催化体系失活的主要原因是CH3ONa 和MeF反应生成甲酸钠。液体产物由DME 1.23%、甲醇79.52%、MeF 19.25%组成。甲醇+MeF的选择性大于98%。以系统中催化剂为基准,液体产物的产率则为0.166g/gcat·h; BCSR中CuCr催化剂的液体产物的产率为0.336g/gcat·h。
摘要:
浸渍法制备了Na2CO3浸渍活性炭(IACⅠ)和一种高效脱硫剂(IACⅡ)。通过测定低质量浓度H2S在固定床上的穿透曲线,比较了原活性炭(AC)、IACⅠ和IACⅡ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原料气相对湿度,H2S质量浓度对穿透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固定床反应器一维轴向扩散模型模拟脱硫穿透曲线,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模型计算与实验测量穿透曲线拟合,确定了有效扩散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IACⅡ的脱硫效果最佳,其有效扩散系数较IACⅠ有所提高。提高相对湿度有利于增大硫容,但有效扩散系数略有降低。随着H2S入口质量浓度升高,有效扩散系数增大,穿透变快,硫容略有降低。
摘要:
在热天平装置上研究了再生反应温度、反应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脱硫剂颗粒粒径对钛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较小的颗粒粒径有利于提高脱硫剂的再生反应速率。由于二次反应的影响,脱硫剂再生过程中有硫酸盐生成,提高反应温度或降低反应气体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减少硫酸盐的生成。利用收缩核模型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的再生过程存在动力学控制步骤的转移。脱硫剂再生转化率较低(<65%)时,再生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再生转化率较高(>75%)时,再生过程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表观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为8.01×10-2 m/s,活化能为19.11 kJ/mol;有效扩散系数的指前因子为3.12×10-4 m2/s,扩散活化能为48.84 kJ/mol。
摘要:
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i/Al2O3催化剂上CH4三重整反应中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分布。实验在常压、750℃~950℃、2000h-1~20000h-1下进行,研究了外控炉温、空速和进料组成对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床层中的温度梯度较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平缓,在CH4/CO2/H2O/O2=50/12.5/12.5/25(摩尔比)、20000h-1下,催化剂床层中入口处温度比炉温高约80℃,出口处温度与器壁温度相当。空速越低,催化剂床层入口处温度(tmax)与炉温之差Δtmax越小(20000h-1时,Δtmax=80℃;2000h-1时,Δtmax=30℃)。当原料气中不含O2时,催化剂床层入口处没有观测到温度骤升的现象。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出现“低谷”现象,温度最低点(tmin)比炉温低30℃~40℃。根据温度分布曲线,大体可将催化剂床层分为三个区域:富氧区、贫氧区和无氧区。富氧区内只发生燃烧反应,贫氧区内发生重整反应和部分氧化反应,无氧区内只发生重整反应。
摘要: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吸收增强式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进行了考察,研究了温度、甲烷流量、颗粒粒径和吸收剂种类等参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增强式制氢反应过程最佳反应温度受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影响;常压下以CaO为吸收剂时,最佳反应温度为600℃~700℃;CH4流量的选取要根据反应器内吸收剂的量与吸收增强段持续时间综合比较而定; 颗粒粒径大于90 μm,分析纯CaO和新型钙基CO2吸收剂CaO/Ca12Al14O33 均能达到较好的吸收增强效果。
摘要:
采用BET、H2TPR、XRD、TEM和活性评价等表征手段,考察了CeO2、CaO助剂对Ni/MgOAl2O3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加入CeO2或CaO助剂可以改善Ni/ MgOAl2O3催化剂中镍物种的还原性能,以CaO尤为明显;CaO作为结构助剂可以降低还原态催化剂中的镍晶粒尺寸,使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而CeO2对催化剂的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当CeO2与CaO两种助剂同时对Ni/MgOAl2O3进行改性时,虽然催化剂中镍物种的还原性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仍具有很好的反应性能,这与CeO2与CaO能够形成CaO-CeO2固溶体有关。CaO-CeO2固溶体不仅与镍物种间存在相互作用,提高了镍物种的分散度、减小了镍晶粒尺寸,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储氧能力和晶格氧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改善其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
摘要: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原料,用氨水溶液作为pH调节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镁铝比、pH调节剂种类、水解过程pH值的大小、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及回流晶化温度对复合氧化物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以RFCC汽油加氢脱硫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以镁铝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镁铝分子比为10、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5条件下制备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分布,且晶型较完整,结晶度高。以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R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性能。
摘要:
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质量分数Co、Mn的磷铝分子筛CoAPO5和MnAPO5;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氮气物理吸附、热重分析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分子筛的结构、形貌以及Co、Mn原子在分子筛骨架中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氧气作氧化剂时分子筛在环己烷低温液相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oAPO5和MnAPO5具有典型的AlPO45分子筛结构,金属Me/P比小于0.1时,分子筛结晶度较高。金属的种类、价态、质量分数及存在形式决定了模板剂与分子筛骨架作用的强度及方式,而有机模板剂的脱附、燃烧温度与这种作用密切相关;部分模板剂需在高温下脱除,说明分子筛骨架与模板剂之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在CoAPO5和MnAPO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中,存在四配位的Co(II)和Mn(II),经过焙烧可以部分氧化为Co(III)和Mn(III),说明在焙烧样中存在着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对于环己烷选择氧化反应,CoAPO5和MnAPO5分子筛都具有适中的催化活性,氧化反应产物分布均随反应时间而变化。虽然MnAPO5的催化活性比CoAPO5高,但其深度氧化能力也较强;采用MnAPO5为催化剂,环己烷氧化反应的环己酮选择性及深度氧化产物的量都较高。同时,骨架Co质量分数对环己烷氧化反应活性具有显著影响,Co/P比为0.05的CoAPO5分子筛催化活性最高,130℃反应24h,主要目的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选择性可达88.5%。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